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M2M无线通信模块市场也不平静。根据市场研究机构BeechamResearch 2009年5月的《M2MCellular Forecast Market Brief》报告,过去几年来以每年25%~30%增长的M2M无线通信模块市场在2008年出现了停滞不前,全球M2M无线通信模块的出货量与2007年相比整体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对于欧美无线模块厂家来说,这是动荡的年代。
而在中国,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正在实施M2M的平台和业务计划,国内针对行业和个人的M2M应用正在加速蓬勃发展,以占据了全球接近18%无线模块市场的SIMComWireless(芯讯通无线)为代表的中国M2M无线通信模块厂家,通过多年的技术储备和市场开拓,正在与M2M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M2M产业的发展努力。
中国M2M无线通信模块的历史
M2M这一概念来自英文“MachinetoMachine”,即“机器对机器”的缩写,扩展的概念包括“Machineto Mobile”——机器对移动设备、“Machine to Man”——“机器对人”等等,旨在实现人、设备、系统间无缝连接。
当我们谈到M2M无线通信模块的时候,很多人回想起曾经盛极一时的手机模块,当年国产手机正是凭借手机模块开始了对国际品牌厂家的冲击。到2003年,当国内手机方案公司快速成长的时候,法国的手机模块供应商由极盛顶点跌落,几乎从市场淘汰出局。从那时起,手机模块主要用于无线固话和固话接入台等无线语音产品,广泛使用于中国国内的“村村通”、“农信通”业务以及印度、越南和南美语音基础设施薄弱的国际市场。
M2M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机模块的不同,简单来说是手机模块针对手机、无线固话等语音类消费电子应用而开发,而M2M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目标是用于工业领域,也就是说,M2M无线通信模块产品必须适应工业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国内模块厂家的发展也是从手机模块开始的,2002年,SIMCom进入模块市场,2005年,SIMCom推出国内第一款EDGE模块,从2006年起SIMCom的模块出货量成为国内第一位和全球前三位,2007年SIMCom推出TD-SCDMA模块,2008年SIMCom推出WCDMA/HSUPA模块。然而与其他大多数国内模块厂商有所不同的是,SIMCom的业务从手机模块迅速拓展到M2M无线通信模块,2007年起,成为M2MMagazine每年定期发布M2M领域内的全球100强名单(包括M2M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成员,获得全球M2M业的广泛认可。
可以说,中国M2M无线通信模块的发展史,也是中国通信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伴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强大,SIMCom和其他中国厂家一道,对传统欧美厂家发起冲击,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强有力的地位。
M2M与M2M无线通信模块
随着M2M成功应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行业认识到了M2M的优势,比如在绿色经济背景下的“智能电网”项目,为全球性节能减排提供现实的方案;自动贩卖机运营商发现,让自动贩卖机联网,可以节省不少人力成本;汽车监控等其它M2M应用的价值就更无须多说了。行业应用需求的增长刺激了M2M通信技术的发展。
运营商是M2M应用的关键驱动力
相对于行业或针对消费者的M2M应用的自发性和封闭性,由运营商提供的M2M应用服务具有天然优势,比如现成的强大网络,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的能力,都足以让客户动心。运营商不仅可以提供数据传输通道,而且可以提供M2M业务支撑系统,使得客户可以得到先进的平台和综合服务,同时运营商可以得到M2M业务收益。运营商的介入成为M2M应用的关键驱动力。
终端是当前M2M应用的关键瓶颈
由于大多数M2M应用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当前M2M市场也面临着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产业集中度低、终端形态多样、产业链各环节缺乏协同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终端上,不同行业的M2M需求都不同,要与不同标准和接口的设备终端互联。如何做好行业标准化和终端产品的灵活性,促进M2M终端产业的规模化,成为产业链成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M2M无线通信模块是核心部件
M2M无线通信模块嵌入在机器终端里面,使其具备网络通信能力,这一角色使得M2M无线通信模块成为M2M终端的核心部件。
M2M无线通信模块的选择
市场上存在不同的模块供应商,如何选择符合要求的合作伙伴呢?
从技术和产品看,M2M涉及到5个重要的技术部分:机器、M2M硬件、通信网络、中间件、应用,其中涉及到不同的硬件技术和软件协议。
选择一家在M2M领域具有足够经验和技术整合的能力的供应商非常重要。在选择M2M无线通信模块的时候不能因为仅仅考虑低价格而选择应用于消费电子的手机模块。
SIMCom作为列入全球M2M100的惟一国内模块厂家,在M2M无线通信模块产品上具有完整的产品线。提供适应从车载高温环境到工业手持、从紧凑小尺寸表面贴装到鲁棒抗震动的十余种不同接口和封装的产品。
SIMCom的技术平台包括了GSM/GPRS、EDGE、3G、短距离无线和GPS/AGPS。同时,针对运营商的需求可以提供内置运营商M2M平台协议的符合运营商要求的M2M无线通信模块产品。
从长期支持上看,模块供应商对客户的长期支持表现在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生产交货、测试认证和财务的长期支持。
在技术上,本地支持团队及时有效的支持是客户产品和系统成功的保证。
在产品生命周期上,SIMCom的M2M无线通信模块产品具有符合工业要求的长生命周期;同时,开发新产品时做到向下产品接口兼容,尽可能保护客户的投入。
在生产交货上,SIMCom上市母公司晨讯科技下属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以保证客户最短的交货周期。
在测试认证支持上,M2M无线通信模块厂家为客户提供实验室测试和产品的认证支持的能力非常重要。SIMCom的产品通过了国内国际主要认证测试机构和国际运营商网络测试要求,使得客户的产品可以同时销售国内和国际市场。
在财务上,SIMCom及其母公司健康的财务状况是合作伙伴业务顺利发展的保证,在国际M2M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尚未恢复,大多数欧美厂家连续亏损业务停滞不前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
市场机遇与挑战
中国3G时代的到来为M2M无线通信模块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3G技术带来的移动宽带互联技术及视频、语音和数据业务的高效应用,为M2M业务的实施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平台;另一方面,2G时代M2M产业的成功经验,结合3G技术,在运营商和相关产业链伙伴的推动下,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然而,3G技术在M2M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上游厂家特别是芯片厂家尚未做好适应M2M行业的准备。从严格意义上说,目前市场上尚不存在符合M2M产业要求的3G模块产品。这是与3G芯片的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3G产品在设计上不能满足温度等工业环境要求这些因素相关的。
虽然基于3G的M2M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运营商和产业链合作伙伴大力推动下,3G时代下的中国M2M产业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