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当前物联网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之后的,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最早由MIT提出的,2005年之后,ITU将物联网的概念泛在化,将物联网扩展为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优势。2009年初,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就是将地球上所有物品进行联网,通过后台系统进行智能管理。物联网实际就是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过程。
物联网具备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全面感知,就是让物品会说话,将物品信息进行识别,并通过网络传输后台,进行信息共享和管理。第二个特征是可靠传递,就是通过现有的2G、3G以及未来4G通信网络进行可靠信息传输。第三个特征是智能处理,通过后台的庞大系统来进行智能分析和管理。我们可以把整个物联网划分成3个层面: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网络层和物联网应用层。目前各运营商在做的各项工作,包括2G、3G、4G以及传感网网络建设,移动支付和平台建设都属于物联网一部分。因此,可以说物联网离我们很近,就在你我身边,物联网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而物联网中的最核心部分就是机器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俗称的M2M;当前大多数机器设备都不具备联网和通信能力,例如仪表、家电、车辆、工业设备等,而M2M的关键是解决设备的互联互通问题。如何解决设备互联互通的“最后一米”,也就是如何将设备连入到网络中,解决设备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是当前面临的最主要任务。
M2M是机器到机器的通信,通过在机器内部嵌入通信模块,将机器的运营状况采集后用移动的无线网络传递到后台的应用程序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机器的远程监控及管理,满足客户对生产过程监控、指挥调度、远程数据采集和测量、远程诊断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实际上就是实现机器之间的互联、互通。
M2M技术在人们的工作生活领域,随处可见。它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据统计,目前机器的数量至少是人的数量4-6倍。下一个上亿级的通信领域将是M2M, 而M2M是工业信息化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节能减排,将进一步促进机器到机器市场发展;M2M涉及领域包括交通、电力、环保、城市管理、企业安防、物流管理、智能家居、金融、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
根据ADI咨询公司的调研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范围M2M终端模块销售量为2483万,预计到2012年,达到8936万,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这充分说明了M2M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蕴藏着无限商机。下面主要介绍四个场景应用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M2M。
首先介绍电力抄表应用;近几年电力抄表逐渐通过自动抄表代替人工抄表,并且在偏远山区和寒冷大兴安岭地区都是通过数据采集来完成抄表工作。目前,电力抄表主要通过在GPRS集抄器上插入SIM卡来实现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但现在插入的SIM卡是采用普通SIM卡,而普通SIM卡无法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坏卡现象频现。电力抄表是M2M的最主要,也是需求量最大的典型应用之一。
第二个典型应用是车载调度和监控管理。当前物流运输管理和定位导航是M2M的另一个发展最为广泛的应用。很多企业都是通过车载安装M2M设备来实现车辆调度和物流监控管理。
第三个应用是在数据采集和监控领域,例如:农业灌溉、城市照明、电梯监控和工业控制都离不开M2M产品。
第四个应用就是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的智能家居应用。未来我们可以在下班之前就将家里的空调制冷、热水器开启、按照当前的菜谱来预订各种食品,并且通过手机监控系统可以看到家里老人和小孩的安全状态。这些都是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实现的理想生活环境,这个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我国很早以前某些行业也有一些类似的需求,但当时还不具备相应的实施条件。2006年11月,中国移动在重庆建立M2M运营支撑基地来探索M2M在中国的发展,2009年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无锡成为物联网基地后,上海在嘉庆和浦东也建立物联网产业基地。同时中国移动在辽宁建立了M2M车载基地。三大运营商纷纷在各地建立物联网试验基地。物联网具体案例包括:路灯管理、城消通、电梯管理、宜居生活和车辆管理等。
握奇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物联网M2M解决方案---SIMachine,该解决方案包括SIMachine模块和SIMachine平台。该解决方案中的SIMachine模块主要是满足在恶劣环境下,将M2M模块插入到采集设备中,能够起到网络鉴权、认证作用,从而实现数据采集和收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前的M2M模块类产品主要根据不同行业应用可划分为三类:


一类是SMD特殊封装的模块产品,将M2M模块焊接在设备主板上,除了温度要求达到-40℃~105℃以外,还要求起到防震作用。这种产品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和地震监控等应用领域。由于SMD封装种类比较多,如现在很多产品常用的DIP、SOP和QFN等封装形式,但为了使今后产品能够统一,实现一致性和标准化,采用工艺更先进的QFN封装是今后发展的趋势,这样更便于产品维护、升级和发展。
第二类是M2M卡,主要满足对工作温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如:车载系统、远程抄表、无人值守的气象和水利监控设备、煤矿和制造业施工监控等应用,这些领域环境比较恶劣,工作温度要求在-40℃~105℃,并且要求M2M卡能够防湿和抗腐蚀性。这些都对产品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这类产品就要选择高性能芯片,并且封装采用塑封方式。
第三类是普通SIM卡产品形态,主要应用在对环境要求不高的领域,要求工作温度在-25℃~85℃范围内。从当前M2M产品来看,还主要集中在产品物理特性的提高。
而随着物联网M2M的发展,今后最主要的是平台管理和控制,握奇针对这一点提出了SIMachine平台解决方案,该平台解决方案包括:码号资源管理和安全控制机制。
号码资源一直被视为移动通信领域最重要的资源,为了解决码号资源和安全管理问题,握奇为此推出了码号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和机卡认证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码号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利用了虚拟号码池和码号资源回收机制来实现码号资源再利用,避免了号码资源闲置浪费的局面。安全认证解决方案利用了终端的IMEI号和SIM模块的IMSI进行机卡绑定,同时通过M2M鉴权认证平台进行机卡互锁管理,平台定期下发更新密钥,这样一来就防止盗卡、盗机现象,确保了码号资源的安全性。
另一个未来发展应用方向是车载多媒体控制终端,就是将M2M VQFN8模块与OBU(不停车收费终端)终端和车载多媒体机集成在一起,构成未来的第四块屏幕。
握奇一直以来都在研究物联网M2M,目前已经推出了SIMachine产品,成功应用在国内外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先后通过中国移动车载前装入围测试和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入围测试,并成功应用在福建、黑龙江等电力抄表项目。在车载应用方面,先后参与了宝马、上海荣威等路测,并实现了在海外Telenor巴基斯坦和Telenor connexion车载应用测试,同时还通过M2M卡实现轨迹跟踪、定位等功能,真正实现通过终端实现物流跟踪管理和位置定位服务;在M2M终端应用方面,握奇还推出了针对暴炸物管理的信息采集上报终端---M2M防暴报送器。握奇推出的SIMachine物联网M2M解决方案由于应用领域广泛,进一步推进了物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因此获得金卡工程的物联网市场开拓奖---金蚂蚁奖。

握奇始终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的全面发展指日可待,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人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让更多的人感受和体验物联网带给我们的乐趣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