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勤 刘玮 钟永锋 党梅梅 王艺 杨光 沈嘉 2009年11月24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主办的M2M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众多业界专家聚首北京,畅谈M2M技术。 M2M应用是以实现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人与机器(Man to Machine)之间畅通无阻、随时随地的通信。随着各种异构通信网络的出现,业务从平行、独立地发展,逐步走向融合、泛在,信息网络服务的对象也逐渐由人到人向着物物通信的方向发展。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王志勤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刘玮认为,M2M技术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设备互联通信新技术,它让机器之间,人与机器之间实现超时空无缝连接,从而孕育出各种新颖的应用与服务,它像人类的手和眼睛一样扩展着人类世界,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是机器的“物联网”。 华为公司钟永锋表示,随着3GPP SA2、RAN相关课题的开展,将会出现更多的面向M2M应用的优化课题,如网管、安全、GERAN等。M2M市场的快速增长是驱动3GPP标准进展的重要动力,但从目前的标准来看,还不足以支持未来海量M2M设备的接入能力,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此领域的标准研究。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党梅梅介绍,物联网关键技术涉及业务层、网络层、接入层、延伸网四个层面,主要包括标识解析技术、安全技术、QoS业务控制技术、网络管理与其他方面的技术。 中兴通讯杨光建议,CCSA应设立和依托一个工作组开展深入研究M2M标准化的工作框架及机制,研究M2M相关的关键技术及通信资源使用的策略,评估M2M与WSN、通信系统、终端设备等的相互影响;建立与3GPP、ETSI、IEEE、IETF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的对口机制;与其他行业的标准化部门开展合作/联络,推进M2M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沈嘉指出,从业务特征的差异来看,以往的蜂窝通信系统针对H2H(Human to human)业务进行优化,如VoIP、FTP、TCP、HTTP、流媒体等,而M2M的业务特征和QoS要求与H2H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低数据率、低占空比、不同的延迟要求;从终端使用场景和分布的差异来看,以往的蜂窝通信系统针对H2H终端的典型分布位置和密度进行优化,如手机的典型无线环境和单位面积内的数量,而M2M终端的使用环境和数量密度与H2H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传感网的使用地域比手机更为广泛,在单位面积内,M2M终端可能有“海量”的存在。 此外来自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的王艺也在会上做了技术演讲,他结合中国电信M2M业务的实践,对未来M2M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以及在CCSA平台下开展相关M2M标准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为更好地实现移动网络与传感器网络的结合,支持泛在网络的应用与发展,CCSA已开展了传感器网与电信网结合、传感器网关的设备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本次研讨会为CCSA深入开展该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