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智能家居的项目背景
“十二五”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期,面临着全球范围的竞争和合作,“十二五”期间中国物联网应“初步形成产业体系完整、创新能力增强、应用水平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的良性发展格局”。
物联网被誉为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目前,物联网已被中国正式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与会者在论坛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又一个万亿元级新兴产业。至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500亿个。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物联网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生活方式变革。以中国国内RFAD为例,在2009年就达到了85亿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英国和美国。
智能家居行业是物联网的十大应用领域之一,也是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最容易实施的一个物联网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一直作为一种更方便、更舒适的生活方式概念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殊不知,除此之外,家庭中加入智能控制系统,不但可以让我们得到轻松、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也能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智能家居有很多部分组成,它包括门禁、对讲、安防、视频监视、通风系统、空气透析系统、智能窗、煤气泄漏感应器、烟雾探测感应器、插座、灯光控制开关、空调、风雨感应器、SOS紧急求助按键、电视等等。看似非常复杂,但其实都是家居生活中的必须设备进行了“全副武装”。比如温度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探测和感知当前的室内温度,自动对温度进行控制;风雨感应器,通过感应,下雨天气自动关窗;烟雾探测感应器,一旦发现警情,系统会自动向中心发出报警信息,同时启动相关电器进入应急联动状态,从而实现主动防范事先处理等行为。
节能环保行业不仅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部委还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节能减排,其中,以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这意味着与节能环保相关的产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
“节能环保”是人类的未来,“十二五”的核心。智能家居行业作为一个新型朝阳产业,正是响应“节能环保”理念,将家庭打造成一个没有污染的空间,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清新。可以预见,如果有哪家企业能够抓住这股风潮,将环保和节能意识上升为专业精神,并注入产品的制造流程,则可以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未来的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必不可少。
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待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无疑是给从电信运营服务商转型成为全方位的服务商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的实施,电信运营商将在下面几个方面获益:
i.从传统的逐户发展用户,转以楼宇和小区为单位发展用户
ii.除基础的电信业务外,有机会一次绑定语音数据视频,提供Triple play业务。
iii.一次投入,永久受益:后续通过家庭网关,可以通过后台部署的云端服务器,持续提供增值服务
iv.智能家居将固话和移动终端与家庭安防对讲同时绑定,实现“保固话、争移动、提高ARPU值”的经营目标。
1.1.2 国外智能家居项目的技术发展情况
1.1.2.1 亚洲各国智能家居项目的发展
韩国智能家居起步较早,普及工作在世界范围内排在前列。韩国的智能家居做得非常好,这同韩国先进的电子技术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要归功于政府对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的政策扶持。韩国政府之所以大力扶持做智能家居,除了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有效减少犯罪率,提高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流通速度,对政府的管理有很大益处。韩国政府规定在汉城等大城市的新建小区必须具有智能家居系统这一子项。
日本是一个智能化家居比较发达的地方,除了实现室内的家用电器自动化联网之外,还通过生物认证实现了自动门识别系统,站在安装于入口处的摄像机前,用大约一秒钟的时间,如果确认来人为公寓居民,大门就会打开。即使双手提着东西,也能打开大门。日本的智能化家居还在卫生间的便器垫圈上安装有血压计,当人坐在便器上时血压计便能检测其血压。而安装在便器内的血糖检测装置,能自行截流尿样并测出血糖值。此外,卫生间洗手池前的体重仪,可在人洗手的同时测量体重。检测结果均能出现在一个显示器上,全家人的检测值都可被分别保存。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使用RFID技术的国家。早在1998年,新加坡政府早期就已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以构建最新的RFID基础设施,以支持智能家居等产业的发展。1998年5月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通过在场内模拟“未来之家”,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它的系统功能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电话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统软件配置等。
台湾的智能家居起步较早,但由政府参与推动始于2002年的e-Taiwan计划和2004年的m-Taiwan计划。2005年由行政院内政部主导,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并由国科会启动“智慧生活与健康照顾创新前瞻研究计划”,由内政部建筑研究院推动“智慧化居住空间产业中网计划”,由经济部推动“智慧化居住空间科技应用整合计划”,如今已经走在智能家居的前沿。
亚洲各国的智能家居项目发展状况如下:
1.1.2.2 欧洲各国智能家居项目的发展
欧洲各国特别是北欧四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开始较早,著名的家庭无线网络协议z-wave就是由丹麦的ZenSys公司提出的,并很快成为事实上的家庭网络无线标准。北欧四国的智能家居发展状况如下图所示:
1.1.3 国内智能家居项目的技术发展现状
我们国内的环境与国外有所不同,在国外,他们由于居住的环境多以别墅、独体式房屋为主,所以智能家居发展就更侧重信息网络的联通,家庭娱乐的控制等方面;而我国的居住环境多以住宅小区式为主,所以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门禁对讲安防监控为基础,融合家居控制和娱乐。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有多种分类形式,依据其体系结构为特征进行划分,比较常见。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类不同结构形式的系统类型:
a. 拼凑型(功能间无关联的孤立)控制系统
各个功能子系统独立设计、自主工作。例如安防系统、灯光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之间互不相连,不能交换数据。这类系统的缺点是:各子系统不能相互协调,统一控制,网络的潜能与优势未能开发。 (注:这是将原有各独立系统简单堆砌在一起的方式,严格意义上讲,不符合居家智能系统的含义,属于自动控制范畴。)
b. 主机式集中控制系统:
在住宅内安装一台“家庭网关中心”,通常是嵌入式设备,一般采用星形拓扑结构,从控制中心引出多种控制与数据线,连接到住宅中所有需要实施控制或者获取数据的监控节点,使用标准模拟信号、IP协议或无线方式传输现场信息。每个监控节点不安排任何数据处理能力,只是单纯地完成采集无源的数据(例如门磁开关信号)或对继电开关控制(例如控制灯光或电源)。系统的逻辑关系固定在家庭网关上,未来功能的增加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实现。
1.2对产业关联度的分析(阐述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1.2.1 智能家居对运营商和智能楼宇两个行业相关
运营商为家庭和企业提供语音、宽带接入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关的增值服务。这些服务的提供场所,最终都是在建筑物的内部实施,譬如住宅小区和写字楼等场所。
楼宇建筑行业,因为要具备基本的通讯、门禁对讲等功能,并考虑到物业公司为小区业主或写字楼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以及自身的收费需要,在楼宇建设的前期,即需要规划考虑与智能家居相关的综合布线、通信接入、物业管理网络、安防报警网络等等。
1.2.2 智能家居对运营商行业的带动作用
运营商的客户主要是家庭客户和企业客户,在建筑特征上表现为住宅小区和写字楼。基于智能家居的应用,在楼宇规划的初期,即将电话、宽带与智能家居的业务捆绑在一起提供给整个小区楼盘,相较传统的逐户发展宽带的方式,更为运营商所青睐。
以智能家居为切入的契机,捆绑电话、宽带和增值服务,以家庭网关设备为载体,安装在小区的每户内,不仅可以快速、批量抢占市场,而且可以一劳永逸地提供后续的增值服务,实现“保固话、争移动、提高ARPU值”的目标。
1.2.3 智能家居对智能建筑行业的带动作用
在中国当前的房地产行业,因为前些年土地的泛滥使用,未来10-20年的土地已经提前被各级政府批发卖出去了。现在政府已经意识到土地的供给问题,并开始管控每年的土地共给量,并监管已出售土地的使用或闲置状况。
为避免城市的二次污染,政府已开始强制在市区内的楼盘不能以毛坯房交屋,必须以已装修的形式交房。
各个开发商在购买得到土地后,因为土地的稀珍性和高成本,都希望能够卖出好的价钱,这样,开发商不仅要在装修上化功夫,而且需要一些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以期卖出好价钱。
从上述的3个因素考虑,智能家居产品无疑是未来的房地产行业的最好带动产品,具有非常大的市场。
--运营商行业:结合基础的语音和宽带,融合3G服务,将家庭网关带进每一个家庭,一次投入持续增值,全业务运营,配合未来增值服务的云部署。
--智能建筑行业:目前在公共建筑中提倡的绿色环保、节能等,尚不能进入住宅建筑,但随着智能家居的进入家庭,运营商可以在未来部署云端服务,将家庭网关作为家庭中传感数据收集的终端,藉以云计算的处理后,再返回家庭网关,执行相应的安全、环保、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