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研究与M2M产业行动超过预期速度
物联产品网资料显示,中国在物联网用途方面的研究主要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等多个领域。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应用阶段。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是中国首先使用了物联网技术的机场,防入侵系统中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
今年1月3日投入运行的国家电网公司的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无锡市惠山区西泾变电站是中国首个使用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该变电站用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建立了传感测控网络,变电设备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决策,从而完成自动控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
3月14日格力电器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物联网空调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等领域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物联网空调。还有许多企业也开始准备将自己的产品物联网化。
财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初具基础,201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930多亿元,安防和电力两业居于中国物联网应用市场前两位,合计占据了接近六成的市场份额。
刘玉廷说,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低频和高频射频识别(RFID)产业已经相对成熟,2010年市场规模达105.3亿元。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初步建立,全国有1688家企事业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工业传感器等领域有较强的专利实力和竞争优势。此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移动机器对机器(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M2M市场之一。
艾媒咨询研究数据显示,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9160多亿元。
赛迪顾问研究显示,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公众业务领域以及平安家居、电力安全、公共安全、健康监测、智能交通、重要区域防入侵、环保等诸多领域的市场规模均将超过百亿甚至千亿元,市场前景将要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攻克物联网产业的技术短板将是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政府对物联网发展的财政支持也在逐年加大,物联网被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今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下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与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启动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据悉目前有1000多家物联网企业进行了申报。
财政部资料表示,中央财政将根据中国物联网发展规划及其产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健全支持物联网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加强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本地区支持物联网发展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