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是一个依托高校社会资源并且和企业有着良好关系的平台。
其提出并推崇全民科技、物联化等概念理念[1],通过互联网资源整合利用普及物联网技术及其利用的同时,拥有丰富的线上下活动、新鲜创意的发觉和指导、并努力帮助成员完善自己的创意设计。不仅如此,该联盟还提出了著名的“科技融合体”模型[2-3]。
这样的由在校生、教授与企业组成的互动模式使其在短时间内吸纳了大量会员的加入并极大地加快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应用。据统计目前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50多所国家211、985工程大学相关专业在校生以及教授的加入。其影响范围涉及了全国300多所高校以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企业。
编辑本段市场前景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市场规模将会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联”业务将是“单纯互联网”业务的30倍,物联网用户数将突破千亿,成为下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万亿级信息产业。在物联网产业中,中国的崛起是无法改变的趋势。[4]
编辑本段中国物联网共赢圈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基于自身拥有的庞大行业及高校资源,打造出中国物联网共赢圈--三角平台。在这里有三种角色:学生/待业、教师/高校、企业/猎头。任何想要了解或者涉足物联网的人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定位和需求。利用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和让大家都可以获利的目标,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希望可以在中国营造一个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氛围。[5]
编辑本段联盟特色
联盟主要为高校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和创意支持,以及去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并为企业提供人才推荐、培训和产品代理等服务。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网站主要做科技SNS社区,让用户发布自己随时随地想到的创意或者做出来的新鲜应用。同时网站还为用户提供实现方法的指引,以及组建一个队伍去实现的平台。这里是科技创意诞生的地方,DIY基地在这里与用户对接。
全民科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知识的普及化,“全民科技”这个概念近年来不断被提及,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更是将该理念奉为宗旨。用浅显易懂的模式和活动内容去向大众展示科技,并让大众参与其中、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是联盟的一大特色。
组队模式
网站中可以快速实现合作,在“项目组队”模块里,用户可以为其某一个创意组建一支队伍:列出队伍名称和任务、需要人数、对成员的要求。其他用户觉得该创意不错,即可申请加入队伍,队伍人满,即可开始为创意行动。
在组队模式中,成员不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单位或者高校,所以同样可以实现高校间合作、校企合作以及企业合作,同时还可以招聘人才和实习生,下发、承接项目。
1、云平台是为用户提供的线上DIY平台,各个功能全部模块化设计。
2、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创意的需要,对已有功能模块自行组合,甚至自己添加功能模块。不同模块之间通过流程图的形式组合,完成用户所需功能。
3、各个模块在线下DIY基地均有匹配硬件,如果用户在DIY之后想要实现的话,线下DIY基地可以为其提供实现的机会。
线下基地
1、线下DIY基地是结合实验室、体验馆和网吧管理建设模式于一体的大众化科技平台。
2、线下基地有丰富的硬件模块,它们主要来源于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公司产品和开发模板,我们公司可为其代理。
3、用户在DIY云平台上的创意思路可以在线下基地随时调用,将线上功能模块对应的硬件拿出,用以拼接产品。
4、线下基地有咨询团队,可以为DIY的实现甚至产品化提供建议指点。
编辑本段联盟名人堂
记录历史上对联盟有卓越贡献的成员
名人堂成员
南京.吴楠。创办者兼主席,从2011年底至今负责联盟发展和决策。
无锡.周丹琪。 资料收集能力全面。
南京.张天平。主要负责收人和对外联络。
长沙.邓刊煜。技术组织。
天津.李晨。技术组织。
黑龙江.刘相禹。商科背景,为联盟走向出谋划策。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2012年2月,在发起人经过考虑后,决定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交流研究,以此促进中国的物联网技术学习与发展。成立中国物联网技术高校联盟,申请了QQ群,开始广招人才。面向全国物联网专业以及相关专业(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网络工程、通讯工程、电子等等)的学生。信息交流平台由人人网扩散至QQ。
2012年3月,人人网“飘逸全球物联”公共主页因频繁发广告被关闭。纠纷持续近一个月,后公共主页被恢复,并改名为“物联网技术交流”。
2012年7月,在大家的帮助下搭建了联盟的论坛。
2012年9月,联盟加快实体化建设,成立了主席团、办公室、技术部、外联部、宣传部、创业部等六个部门。
2012年10月,在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联盟修整了门户网站,并开展一系列活动。截止到2012年10月2日,中国物联网技术高校联盟已拥有来自中国200多所高校的学生。
2013年1月,联盟已拥有超过300所高校和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企业,随着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的不断开展,联盟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在1月20日正式更名为“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