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华为公司对于物联网以及M2M的一些理解和思考。说到物联网实际上这个概念在国外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我记得95年的时候比尔盖茨写过一本书叫《未来之路》,这里面已经首次描述了物联网的清醒,他开车到车库门口自动识别放他进去,他走到客厅的时候客厅会自动感应,灯光会亮起窗帘会关上浴缸开始放水,这是一个典型的智能家居。1999年MIT麻省理工学院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2005年ITU发布了关于物联网的专题报告。
到今天各位在生活当中有没有感受到物联网呢?实际上还是有的,比如我们现在很多小区的楼道里都装了声控的自动控制灯这就利用了声音传感器,北京的高速公路就是一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通过我们在车窗上的卡片就不需要人工刷卡自动扣款。还有第二代身份证,这里面就内置了我们RFID标签,这是全球最大RFID,这就是物联网在生活当中的应用。物联网实际上强调在任何地点,任何事物,任何时间的接入,顾名思义就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从去年到今年为止有很多的领导和专家在各个场合都阐述过物联网和M2M以及传感网的定义,我们用这张图可以看到不同范畴之间的区别,物联网这个范畴比较大,一般会涵盖我们的传感网技术,我们的无线传感技术,包括我们机器之间的通信,包括互联网和移动。再往大的范畴泛在网包括我们使用的互联网和应用网和数据挖掘。物联网的特征有三个,前面也有相关专家讲过,全面感知,可靠的传递和智能处理,对目前而言我们认为传感网以及M2M这两个东西是物联网现阶段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物联网的本质是什么呢?刚才把很多概念都说出来了大家还是云里雾里,物联网的本质就是IT、CT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在物联网中的概念词出来之前这个行业早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发展了很多年。行业里面的IT、CT应用有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并不能给我们的行业客户和企业客户带来收入增长,通过远程传递和远程处理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业信息化市场,虽然行业非常广阔,但是增长的量每年并没有很大。今年也讲到过物联网的三个特征,全面的感知,可靠的传递和智能处理,这三个特征也包含了三个市场,第一个市场全面的感知,包含了庞大的传感器网络,传感器市场以及我们智能终端处理市场,比如我们的无线POS刷卡机,还有很多看不见的传感器。第二泛在的接入及互联,在这个里面运营商是强势,但是在这个里面更多买两个信用卡就可以了,在国外已经有运营商开始为M2M建立专业网络和核心网络,主要在欧洲。第三个是智能的处理,这里包含一个庞大市场云计算,云存储,数字仓库,数字处理,这也是一个万级的市场,这些千一级万一级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
接下来我讲一下物联网的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潜力巨大,并且快速增长的市场。我相信前面有很多专家和相关不同人士都讲过潜力巨大这一块在这里就不多讲了,这里我着重讲一下右边的柄图,这是一个日本在行业应用的比例图,排在第一37%是交通和物联,26%的市场是远程抄表,第三是移动支付25%的市场,在欧洲也有两个市场是比较大的,一个是车载,一个是抄表,这两个市场都是政府强制驱动、强力执行的市场。第二个市场特征就是受政策驱动的市场,刚才也提到这里仔细看一下,韩国已经通过了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基本构建规划,并且在2012年达到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措施,日本同样也提出了i-JAPAN战略,总务省编制了独立预算。其中有40%的独立运算被用在部署泛在网。欧洲也同样推出物联网的规划等等,美国奥巴马也明确提出智能电网,近期美国奥巴马也促进出台了医疗改革,这块在美国也会很快地展开。另外巴西通过了245法案,在巴西生产的每一个汽车都必须有M2M,让我们的用户在开车过程当中遇到紧急事故不需要员工干预就可以自动报警进行人道救援。巴西的245法案已经接近400到500车辆,美国是570万辆,日本接近800万。中国如果在前面唐总所说的,中国就更不用说了从去年温总理8月到无锡参观以后物联网炒的比较厉害,温总理也第一次在工作报告里面写入了物联网,这是第一次。
我们预计政府会从四个方面做,第一加快标准的制度制定,第二是国家级研发中心和平台技术研发投会加强。另外相关的企业产业园区很可能获得优惠政策,这一点在无锡上可以体现,第四下游应用很可能会得到扶持。第三个特点就是他的应用领域非常复杂多样变成一个细的市场,整个物联网的最终用户是我们行业客户和企业客户,中国有一句古话隔行如隔山,我在这个行业里面得到应用在另外一个行业也就很难复制,中国存在一个行业病外国也一样。中国和外国不一样,中国甚至还存在地域病,同一个行业里面在不同的地域同样的应用难以复制,你会发现游戏规则不一样,甚至基础架构都有很大差别,这是中国大国所拥有的独有国情。这样就导致我们在面向这种细分市场你要规模化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也是需要我们共同去逾越的问题。再简单介绍一下物联网的整个系统架构,前面也可能提到过分为三层,传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传感层是应用的层,比如我们在餐厅刷卡的时候看到无线刷卡机这就是智能终端。还有一个我们的无线传感网络通过终端也可以接过来,这是两类的终端。中间这个网络层实际上是运营商最强势的地方,运营商在这个网络层将来在M2M或者物联网这个市场可以做的大概有两件,第一件就叫我们开源节流,节流就是运营商可以去研究M2M对网络的影响,如何去适配调整网络来更好地承载M2M的东西。因为前面也有人提到地球有60亿人口,但是地球将来有500亿台机器这对网络的冲击是非常显著需要调整。第二是开源,运营商在M2M通信自然要通过网络,我能不能去提炼我们行业特性把这些特性提炼出来,比如我Qos特性,我的安全级别进行打包再买出去,这是运营商可能在短期内最难做的事情。另外运营商当然也包括他可以通过他的网络和业务平台实现对终端的监控。第三个层面是应用层,包括智能控制层我认为更多的平台可能会在行业客户和企业客户这方面,当然运营商也可以涉及这个主要还是行业方面的。接下来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物联网面临的挑战,前面讲到物联网是一个蓝海,我们在市场拓展当中也发现很多问题。总体物联网也存在很多挑战,第一是行业内的标准严重滞后,行业内我指在整个通信领域对于M2M继续使用通信标准,在国际这些标准里面有两个标准体系实际上是最接近,一个是ETSI,3GPP是研究运营商如何去适配他,我的编码识别等等这些去适配。第二是ETSI包括终端到平台的处理,我们不管从3GPP还是ETSI也好,目前的标准都定的严重滞后,距离标准的商用至少还有两到三年的时间。我们整个市场不可能去等待国际标准成熟完善的时候才去发展,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我们的很多企业客户,行业客户包括我们的运营商都提出了自己的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前面提出WMMP也是中国移动的标准。这实际上就反过来有一个问题,这么多企业行业标准,反过来对规模化又带来一个的问题,因为不同的运营商有不同的标准,这样标准又不是很成熟怎么去规模化这个市场。
第二个挑战各个行业件的标准非常复杂,我们来看一下美国智能电网标准和欧洲的eCall标准,这两个标准都是非常具有行业特性,我们很难去理解,如果去面对像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去做物联网行业应用必须要去了解这些标准,熟悉这些标准,适配这些标准,必然给我们在座所有带来能力,经济,时间、成本的投入,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困境。第三个挑战改造成本高,商业模式需要灵活。物联网的改造成本是非常高的,这里面美国政府做过一个测算,美国政府测算过改造一个传统路灯每个路灯平均投入成本是230美金,对于美国各州政府而言预算是有限的,他们没有这么多财力去改造这些路灯,就需要寻找一些新的模式,比如说他现在提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PPP,他提出PPP什么意思呢?政府找到智能路灯改造的企业或者是集成商,或者是厂商跟他说你能不能先掏钱帮我把这些路灯都改造成智能路灯,怎么盈利呢?我这个城市一年电费5千万美金,因为你的改造我一年可以节约1千万美金,我在5年之内省下来的钱都归你,如果你的初期投入没有的话我向银行担保,当然要经过确定你有这个能力去实现智能改造。举这个例子是我们在一些符合适合政府的公共事业里面,一些行业应用里面,智能路灯,智能交通,包括环境监控这些等等,政府如何从财政上去支撑物联网的发展,或者政府去作为一个引导者利用新的模式和我们的运营商,集成商,厂商一起共同拓展这个市场。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政府的政策,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政府的补贴,实际上在欧洲、日本有很多物联网行业应用都是由政府直接补贴的。第四个挑战就是工业特性成本和行业的多样性,我们前面也讲了整个物联网或者M2M,或者智能终端最终客户是我们的行业客户和企业客户,行业客户和企业客户必然有他自己的行业特性和工业特性。这里面就包括一个超常的使用寿命,包括更宽的工作范围,比如在汽车上,如果是车载模块必然要有5到10年的使用寿命,不能过两年就坏了。工作温度范围包括-20度和+70度,极限温度是-30度和+75度都可以正常使用,比如在赛车上面的限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行业特性,如果我们满足这个行业特性必然给我们带来成本的上升,成本的上升对我们的行业客户和企业客户而言是比较敏感的。如何在满足工业特性和降低成本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本身就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看下一个挑战,产业链复杂需要整合者。这里以欧盟的智能交通为例可以看到从整个中心业务系统有十几个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到政府、交通、环保、公安、汽车纸扎、保险、汽车安全保养等环节,如何去围绕汽车这个核心点去协同,这里面有一个整合者,这个整合者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政府的联合体,包括是厂商,这里面就必须找到整合者和合作伙伴。前面讲了很多的挑战,这里稍微小结一下,整个物联网我们会面临来自三方面的挑战,第一是行业方面的挑战,第二是标准方面的挑战,第三是合作方面的挑战。不管这些挑战如何,实际上我们现在在发展过程当中已经面临到,从这些挑战以及包括我们的合作伙伴,运营商,自己所作所为当中都可以感觉到,虽然物联网对未来还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面对众多的行业市场,面对我们的企业客户如果去形成规模,如何去与现有的ICT结合我们需要更同去克服,中国的物联网发展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市场的发展节奏我们认为整个物联网发展笼统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处于第一个阶段也就是探索期。就拿2009年M2M模块的全球发货量来看,整个09年M2M的发货量在4000万件左右,而中国区的整个市场M2M发货量大概在400万件左右,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不管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整个物联网的发展目前都处于一个探索期,处于一个初级阶段。那么,初级阶段探索期有多长呢?谁也不知道,我们乐观惯技可能3到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5到10年,这个市场有时候会以人的意志转移,或者政府出一个补贴政策,或者运营商出来一个补贴政策都有可能转变,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至少2、3年很难实现跳跃。第二是规模期,这个规模期的到来一定会有几个里程碑的事件,其中有一个运营商的整个控制力度会逐渐下来,我们的行业客户和企业客户对于通信网络的依赖会变得很强,这时候发现我买两张SIM卡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需要运营商保障我的网络实时把我的信息传递出去,能够高安全地传递出去,这样对产业链的控制力会加强,这个时候在结合政府的推动可以达到一种更好的效果。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华为公司的一些相关的实践,整个华为公司目前在物联网产业有三类产品,有业务平台,通信网络,第三是网关模块和相关的芯片。利用我们的开发平台来促进协同实施监控运营状况,从模块来讲构筑我们工业级的特性。此外我们还利用我们的自己研发的WCDMA的芯片来实现网关的平台化,来降低我们的行业应用成本。刚才唐总也提到刚刚结束的北京车站,上汽是董事长和常小兵总经理共同揭晓荣威350那里面就内置了我们M2M的通信模块,这是华为公司生产的,同时内置了联通公司的SIM卡,这里面提供一个优秀信息包可以实现的功能除了超越我们目前所能够心想到导航仪的功能,还包括智能导航,还可以看新闻,看股票等等,有很多很多新的东西,这个层面已经商用了,全球第一个基于这个方面的系统。华为还有很强的合作联盟生态环境,华为不仅面对运营商市场还同样面对行业市场,我们除了和运营商进行结盟以外我们在安保领域,在政府领域都展开相应合作,包括我们的德国和奥迪公司进行的谈判,还包括我们在后装市场的一些合作,中国整个后装车载市场方面华为公司占到50%以上,华为也愿意和电信运营商以及政府共同强强联合来驱动产业的成熟。最后我们寄予温总理对物联网未来的描述,以及我们的政府、我们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耕耘,我们有理由相信物联网将成为中国政府构建信息和谐的重要力量,谢谢各位。
|